导读:从理论研究到技术成熟再突破到场景渗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不断被打破和重塑,催生出一系列更具冲击力和颠覆性的场景应用。同时,AI 与多维度技术的融合,不断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开辟出更多细分蓝海...
从理论研究到技术成熟再突破到场景渗透,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不断被打破和重塑,催生出一系列更具冲击力和颠覆性的场景应用。同时,AI 与多维度技术的融合,不断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开辟出更多细分蓝海。
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分支应用中最广泛的方向,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航天、气象、天文、交通、安全、科研等各个领域。基于机器视觉多场景应用的崛起以及其无可替代的性能优势凸显,万亿级规模市场蓝海已经显现,行业各方加速涌入。
从2010年开始,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近5年复合增速达14.48%。虽然我国机器视觉起步较晚,但同期复合增速远高于全球机器视觉行业,2015年市场规模仅为31亿元,2019年提升至103亿元,2015-2019年CAGR达35.01%。
在这条长坡厚雪赛道上,找准企业的市场定位,精准发力目标客户,聚焦定制化解决方案,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在群雄竞逐圈中脱颖而出的根本途径。
四方鼎立的发展格局,市场结构趋于稳定
目前,中国的机器视觉市场形成了一梯队地位稳固、二三梯队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呈现出四方鼎立的发展趋势。在第一梯队的市场中,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基恩士、康耐视、海康机器人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商,他们拥有完善的产品力、完整的渠道,以及备受终端用户信赖的品牌影响力,但很少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另一类是老牌集成商,他们从非标自动化切入,深度挖掘某一特定场景下的刚性需求,形成标准化产品,以此循环。代表性企业有天准、凌云光、大族激光以及大量的AOI设备厂商,这类老牌的集成商有相当强的自动化、电气、结构能力,软件和视觉应用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有独到的造诣和技术积累,不过面对一些特殊场景的特殊需求时适应能力不高。
整体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家扶持政策持续加码,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二三梯队,行业竞争趋于激烈。这些企业中,一部分聚焦在硬件领域,类似梅卡曼德、埃尔森、如本、大恒图像、图漾等创业新贵,他们的发力场景基本都是在3D领域,在一定程度推进了3D相机国产化的进程,同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3D视觉应用的落地门槛和成本。
另一部分,是以软件、算法为核心的视觉创业公司,如深眸科技、阿丘科技、矩视智能等。这类公司轻资产、重技术、重产品,用更贴近互联网的打法和产品逻辑为广大没有研发能力的集成商赋能,帮助集成商客户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交付能力,对推动视觉项目的落地和普及有很大的贡献和意义。
聚焦差异化机会,中小企业高位谋划发力点
与趋于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不同,终端用户之争具有明显差异化。除基本不挑选客户的硬件领域企业外,面向终端用户的发展之路各有不同。比如老牌的集成商、AOI设备商大多都是面向行业头部的大客户,而一些专精特新的创业型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两者互补共促市场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顾客价值的二八分化现象几乎成了市场中的铁律,对于企业来说,大客户的贡献率甚至超过总利润的50%。在机器视觉行业亦是如此,类似很多苹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单一大客户的营收占比甚至超过了30%40%。所以大量的传统集成商和新兴创业者对行业头部的大客户情有独钟。
此外,大客户体系的显著优势也是吸引企业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大客户的示范作用和标杆意义明显;其次大客户的需求经过多个部门的论证,相对真实明确;其三大客户雄厚的资金实力让供应商减少了产品落地后对埋单的顾虑;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客户意向需求体量非常大,在完成首台套的验证之后,从单一工厂到集团内复制的可能性为产品的后续销售创造了更大的商机。
但是,机会和压力并存,大客户体系优势明显,劣势同样明显,尤其对中小型企业及初创型企业而言,大客户机会很大,威胁也同样不校多部门需求繁多、项目立项周期长、采购决策流程复杂、付款方式漫长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加大,严重影响企业日常运营及后期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抢占大客户市场的企业往往具有丰富的产品储备、突出的研发能力及雄厚的资金背书,在这样的环境下,早期创业公司很难突围也不易体现自己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刚进入视觉领域的创业者,应该更倾向于的发展道路是,在企业实现稳固发展之后再去开拓行业头部的大客户,在前期以挖掘中小型企业的刚性需求为重点方向。中小型企业虽然单一企业需求量不大,但是从明确需求到产品落地到采购付款的决策流程短,项目落地周期短,对创业公司而言资金压力小,利润有保障。这也是国内一站式AI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深眸科技正在做的事情。
现在中小企业的产业聚集化程度较高,多数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 容易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例如珠三角的家电、莆田的运动鞋、杭嘉湖的毛衫等等,其中一个企业做出效果之后,对整个行业都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可见,机器视觉领域的中小企业,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选择合适的客户,也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构筑竞争新优势,技术研发加码打造硬核实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规模以上制造型企业营业收入112.7885万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408732家,其中营收超过100亿的特大型企业不到600家,营收规模5亿元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不到2万家,中小型企业占比超过85%,不管从企业数量还是经济体量都远远超过了大型企业,但是视觉设备的普及程度和应用规模远低于大型企业。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随着智能制造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未来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中小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单一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工艺与工艺之间的衔接则还是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而这些需要人为干预的地方就是机器视觉应用的价值体现。此外,疫情反复之下,各大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招工、生产压力,降本增效的意识和需求强烈,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市场将孕育出巨大的商业机会。
对深眸科技而言,立足新战略定位,布局技术重点突破是抓住商业机会的关键,创业型企业更需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特定的场景需求下打造标准化的视觉设备是每个视觉创业公司都希望做到的,只是某一特定需求下的场景实现标准化、产品化,需要有机械、结构、电气、软件、算法等多维度的人才储备,且打磨试错周期较长,难以满足高度动态化的市场需求。
是以,对大多数集成商、新入行的创业者以及亟需智能化转型的工业企业而言,借助模块化、半标准化的软件工具,可以更高效实现智能化应用落地,快速积累技术能力、项目经验等优势。长期致力于工业场景的深眸科技顺势而为,推出低代码开发平台轻辙视觉矢量引擎,满足市场需求。深眸科技通过自研的Sense framework视觉框架和模块化分布式部署方案,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视觉应用的准入门槛,大幅度缩短了项目验证周期和落地周期。
面向未来,在政策驱动和行业需求的刺激下,机器视觉或将成为大国间博弈智能制造的关键领域,身处新焦点的科技型企业,要不断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赋能力、协同力。